>>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协工作 -> 理论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推进统战工作的策略研究
2025-08-27 08:57:22   来源:华兴时报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已经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和改进统战工作,使之更加与时俱进、更好凝聚人心,是当前统战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而善用新媒体新技术,让统战宣传信息工作与“网”共舞,完全能够成为统战工作扩大社会受益面和改进统战工作的重要途径。

  新媒体统战工作的经验做法

  “两微一端”成为统战工作运用新媒体的常态化工作模式。当前,统战部门新媒体的常见主要传播载体可分为:“两微一端”,即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客户端。比如,湖南省委统战部将“两微一端”延伸为“一网一微三端两号”宣传平台,紧密联合各大主流媒体,不断创新宣传实践,生动讲述了湖南统战动人故事,奏响统战强音。

  “统战+网红”模式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下统战工作的新亮点。随着网红主播群体的快速崛起,已发展成为连接信息与受众的重要桥梁,在各领域大放异彩。因此,国内不少城市的统战部门开始探索构建“统战+网红”新模式,将盘活当地传播正能量的网络大V、网络主播资源作为改进统战工作的全新落脚点。比如,南京市浦口区委统战部印发《关于网络人士统战工作的实施意见》,发挥30余名骨干网络人士创业创新热情,每年开展活动20余次,参加人数达1000多人,先后对接企业80余次,帮助统战部门的帮扶企业实现销售额2000余万元。

  网络统战乘“云”触“网”,为地方产业发展赋能添彩。近年来,国内不少南方城市的统战部门不断尝试把网络统战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使统战工作在基层生根发芽。比如,嘉兴市秀洲区统战部门联合网信部门成立网络界人士联谊会,建立新媒体服务站39个、网络界人士实践创新基地4个,并与今日头条、抖音等主流媒体开展洽谈合作签约,全力推进“新媒体+产业”全面发展。目前,秀洲区已有重点互联网企业11家,新媒体从业人员4500余人,网络大V、网络主播粉丝量共计1200余万,全年推动电商销售超200亿元,促进各产业增收48亿元。

  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立足新媒体传播优势的统战工作部署有所欠缺。国内新媒体用户年轻人居多,尤其是90后和00后占比较高,但这类年龄段的群众大多数对统一战线理论的认知一知半解,对统战部门的工作更是知之甚少。与消防、公安、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开通的新媒体平台以及登上热搜的频次相比,统战部门在各大新媒体平台曝光不足。

  部分统战部门对新媒体的认知度和利用率不高。对新媒体认知度低,宣传稿件和传播方式思路老化、方法单一,传播内容容易被淹没在融媒体时代的海量信息之中,导致地方统战部门开通的手机App、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普遍存在订阅量、阅读量、点击率不高等问题。

  经费、人员、技术缺乏。新媒体运营需要操作人员具备较高的技能门槛和知识储备要求,市场上具备专业素质的新媒体运营人才相对较少,不少地市级以下统战部门面临无专门组织机构、新媒体人才匮乏的困境。

  做好新媒体时代统战宣传工作的建议

  构建新媒体统战工作新格局。统战部门应高度重视新媒体统战网络宣传工作,把新媒体宣传纳入统一战线工作计划之中,鼓励地方统战部门与本地市场口碑较好的新媒体企业加强合作,为唱响统战声音注入新鲜活力。每年定期组织地方统战委员、统战宣传干部学习新媒体统战知识,常态化开展新媒体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每年定期组织召开新媒体从业人员统战工作会议,通过座谈交流、专题学习等方式,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统战部门同频共振,借助新媒体力量扩大各界群众对统战宣传的参与度。

  激发统战宣传工作内生动力。建议各级统战部、民主党派及各部门每年预算一定的新媒体宣传经费,制定新媒体信息奖惩办法,对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团结报社融媒体中心等统战领域的全国级新媒体采用的统战宣传信息、调研理论文章和每年评选出的新媒体宣传先进单位、个人进行奖励。

  逐步形成立体化宣传服务“大统战”格局。一是鼓励地方统战部门积极开拓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主动与属地范围内的网络大V等建立合作,全方位构建“报、网、端、微、视”五位一体的宣传矩阵,争取在全国成功打造一批具有融媒体优势的统战宣传品牌。二是利用党外知识分子中的文艺人才,组织创作富有统战特色的微电影、微视频、线上公益广告、民歌民谣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每年面向全国征集一批具有统战特色的优秀宣传作品,投放在国内热门且具有权威性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展播,让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统战故事走向受众,持续“出圈”“出彩”。

  (陈思凡 作者系金凤区政协常委) 


【责任编辑】:包瑞